“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‘短板理论’,把最短的那块补齐了,但‘双一流’学科建设是‘长板理论’,把最长的那块做得越长越好。”在日前举行的“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”上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校长张来斌如此表达内心的困惑。
相近的学校体制,相同的办学使命,让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、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上达成广泛共识更加迫切。
深化全球合作,服务国家战略
走开放型、全球化的发展道路,紧密追踪国际科技前沿、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、精准服务国家区域建设,这是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发展新方位。
主动更高站位、更大格局、更深层次地融入世界高等教育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已与国外170多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多层次、多领域、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。在建校65周年校庆之际,由该校倡议发起的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揭牌成立。来自美国犹他大学、英国伯明翰大学、俄罗斯古勃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16个国家的28所能源领域高校代表,签署了《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宣言书》,倡导在全球能源发展趋势下开展国际合作,探索培养能源领域高水平知识型国际人才,提升联盟高校国际竞争力。
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党委书记山红红说,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将本着“互联互通、开放包容、协同创新、合作共赢”的理念,在学科建设、联合科研、学生培养、教师互访、文化交流等方面有更多实质性的合作,构建起全球能源领域高等教育共同体,推动联盟高校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开展交流合作,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
面向重大科学前沿、重要国家需求、重点领域创新,兼顾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,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正在“做减法”“有所为、有所不为”。
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认为,高校科技创新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,精准发力。行业企业能做的尽量别做,行业企业今明天就能看见的技术也不要做。譬如国家电网公司,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,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,行业特色高校要做的就是科学规划研究方向、超前布局,对于一些3、5年甚至10年以后的,更加前沿、更加基础的技术研究展开攻关。
“‘双一流’建设,我们要牢记的一条原则是,不要沉迷想做什么,而是重点探讨我们应该不做什么。”杨勇平说。
发展特色学科,搭建创新平台
新时代新挑战,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须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。然而现实状况是: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“高峰”已经形成,但学科集聚优势还不明显,支撑学科、新兴交叉学科尚未形成“高地”,难以在“高地”上再建“高峰”。
如何破题?
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理事长王亚杰戏称,高科联盟内的12所大学,有11所是“单一流”院校(即只有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,学校整体并未进入一流大学建设名单)。“单一流”如何向“双一流”进军,还没有进入“单一流”的院校如何进军,归根到底都是学科建设。行业特色高校应该继续保持特色,强化和行业的联系,不搞盲目扩张,结合学校各自特点推出改革措施,发展新兴交叉学科,狠抓学科建设。
张来斌校长认为,行业特色高校举全校之力来建设“双一流”学科,总体规划是“强优、拓新、创一流”,即把优势学科做强;利用优势学科的基础在外延上拓展新的学科;让已有的优势学科、优势专业跟国际对话,具备学科主流圈的同等水准。
学科建设还有另外一个特点,张来斌打了一个比方,学科建设是“爬楼梯”的过程,而不是“坐电梯”,学科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建设,不断拓展新学科,爬到最高处。
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,这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,在现实中得到了成功实践,在此基础上更要在较高起点上建设新的优势学科或交叉学科,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群和优势学科覆盖面。
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认为,发展优势学科还需提高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力度,考虑优势学科的“竹竿效应”,竹竿戳得越高,学校影响力越大,生命力越彰显。更进一步地,在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内搭建科研平台,联合起来组织申报国家级大项目。当前各个高校都在琢磨人工智能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应用,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可以开发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开展合作。
优化人才培养,建设师资队伍
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之一。如果说一流人才培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目标,那么一流本科教育就是“双一流”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在燕山大学副校长黄晟看来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今后将在哪个行业发展,从目标倒推结果。据此该校研究制定“面向需求,集知识学习、价值培养和能力训练三位一体”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定位,构建“需求导向、反向设计、正向实施、持续改进”的工程教育体系。
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、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,北京化工大学推行博士生100%出国交流、硕士生50%出国学习的制度,启动“百名高校博士计划”,与世界排名前100名的40多所大学实行“双通”培养。
一流的人才基于一流的学科,一流的学科基于一流的师资。
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,北京化工大学最大的特点是“校外引进与校内培养相结合”。该校校长谭天伟说,以校内外“联合导师制”多对一地跟踪指导,培育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。此外,学校实行教授动态调整机制,2017年就有正教授变成副教授,把考评结果摆在桌面上,有上有下。
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高晚欣认为,行业特色高校要从顶层设计教师的聘任、职务晋升、绩效奖励、资源配置等政策,引进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骨干,推进学术队伍和教学队伍优势互补、教研相长。
前不久教育部印发通知,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、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、取消“清考”制度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张来斌校长认为,取消“清考”制度、给学生增负,一定不单单是学生的事,也是教师的事。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本科教育有学风问题,也有教风问题,其根源与教师的教学不无关联。教师是不是能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,主动地学习思考,需要教师大量的投入,不断地启发教学,不断地综合设计。“只有我们的教师增负了,才能让学生增负。”张来斌校长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。
本文摘自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10月08日第5版